第一百零七章 概率问题-《溯流文艺时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而这个构思,其实在《第二世界》中已经用过了。
    只不过背景和人物换了一下,主角变成了一个囚犯。
    虽然其中增加了一些越狱的故事情节,为整本书增添了一些新鲜感,但还是不尽人意。
    所以看到一半的时候,谭锴也有些犯难,到底要不要让这篇稿子过?
    因为《第二世界》正在连载中,如果再上一篇故事类型相似的小说,恐怕读者会提意见。但不给过也不像话,毕竟这个故事确实挺有意思的。
    不过这个难题在看到最后结尾的时候便迎刃而解,结尾的大反转一下子就让这篇故事变得不太一样了。
    虽然只是从一层虚拟变成两层虚拟,但是所引发的思考却不太一样。
    看完《第二世界》后,读者们可能会思考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,是思想的存在,还是肉体的存在。
    但看完《七号监狱》之后,读者则会去质疑现实到底存不存在。
    “于东对虚拟世界的挖掘果然是不同常人的。”
    谭锴感叹了一声,随后又想起了之前的《一天》。
    《七号监狱》跟《一天》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,不过谭锴却因为《一天》而想到了《七号监狱》被改编成电影的可能性。
    他总感觉不论是写作手法还是故事结构,这篇《七号监狱》都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,小说里面的画面感以及故事的趣味性实在太足了。
    虽然谭锴不懂电影,但是他感觉,从技术上来说,《七号监狱》拍出来的难度应该是低于《第二世界》和《闭环》的。
    当即他就拿着稿子去到了杨萧的办公室。
    杨萧看到谭锴拿着一沓稿子,就笑了起来,“又有好稿子?”
    “你猜是谁的?”
    “我猜是于东的。”
    谭锴一愣,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    第(2/3)页